截止到今年(2011年)6月1日,“限塑令”實施已經滿3年,然而市場上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袋仍然隨處可見。近日,記者走訪“江北塑料第一鎮”——山東莒縣劉官莊鎮發現,違規生產塑料袋仍然火爆。詳細情況,馬上連線山東臺記者翁平亞。
50米長路旁十幾家吹塑廠 1萬多元/噸、5.1元/斤
主播:介紹一下你在江北塑料第一鎮上看到的情況。
記者:在劉官莊鎮劉官莊村裏一條南北路上,雖然有門頭的工廠不多,但隨處都能聽見機器運行的聲音,從窗戶和門縫往裏望,都能看到正在生產塑料袋的工人或是一些與塑料袋生產相關的物件。粗略統計了一下,在短短50米長的路旁,就有十幾家吹塑廠。
知情人士告訴記者,這個村多數村民都有自己的生產線,規模大的開辦了小工廠,即使是規模最小的,家裏也有一臺機器、幾名工人。記者以打算做副食批發生意為由進入一位李姓村民的家裏,她拿起一個塑料袋介紹說,這個裝饅頭、綠豆什麼的都沒問題,市場上用的都是這種。記者詢問這種方便袋是否危害健康時,她說,“別裝太燙的東西就行了。”
據稱,這種方便袋要價1萬多元一噸,一斤是5.1元。記者走訪幾家規模較大的廠子和數個小作坊發現,每家生產商都供應這種“食品袋”。
僅有17家合規經營 劉官莊村無一家有營業資質
主播:這些加工廠是否合法?他們生產出來的塑料袋銷往哪裏,是否有危害?
記者:據了解,在整個莒縣,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莒縣塑料袋生產企業僅有17家,但是,劉官莊村沒有一家生產企業獲得許可證,很明顯是無證生產。而他們生產出來的塑料袋,一部分用於出口;生產的比較薄的方便袋主要供應普通市場。日照市權威檢驗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在檢測後證實,用來裝食品的塑料袋是再生料生產的。再生料就是把廢棄塑料回收後再加工,國家提倡此環保技術,但不允許用於盛裝食品,也是不符合衛生條件的。
一句話點評:限的是袋子,塑的是良心。減少“白色汙染”,為子孫後代造福。
留言列表